同心共育“红石榴” 绽放民族团结“幸福花”
大众网记者 高瑞嵩 通讯员 孙钰琪 青岛报道
近年来,李沧区兴城路街道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倾力打造“红石榴”这一特色品牌,通过搭建多元文化交流载体、组织多彩文化交流活动、凝聚多方治理合力等,全方位、深层次、多举措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地生根,让民族团结的“幸福花”绚丽绽放。
强党建引领,筑牢团结进步之基。街道注重将民族团结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。结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,打造红石榴驿站,定期收集整理民族宗教政策、就业创业扶持、子女教育优待等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政策信息,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各族群众答疑解惑,让居民切实感受到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的温暖与关怀。结合常态化开展“听民声、察民情、暖民心、解民忧”调研活动,深入各族群众中了解需求,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。
促文化认同,滋养团结进步之花。街道注重把民族团结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上、体现在文艺创作里、渗透在文化传承中。打好红色教育融入牌。挖掘郝建秀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,打造红色纺织记忆展馆,让传承的力量在各族群众中薪火相传。打好传统文化实践牌。每年在红石榴驿站举办文化惠民活动,以“民族团结”为主题,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,开展文艺演出10余场,组织“端午粽香情”“中秋团圆聚”等系列活动,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
聚多方合力,催熟团结进步之果。抓队伍组建,以社区为单位,多渠道发现和培育对小区有感情、对群众有真情、对治理有激情的优秀党员,成立“红石榴”党员服务队12支,通过“认领一个楼栋、开展一次志愿服务、解决一件难事”,不断提升队伍团结、服务居民的能力。抓融合发展,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合,纵深开展与甘肃陇南康县的消费帮扶工作,推动康县核桃、花椒等土特产走出陇南,走入李沧兴城,拓宽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。抓典型选树,推荐选树街道15位个人(团队)为“兴城好人”,在社区治理、文化传承等领域,传递着兴城“最美故事”,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、共创未来。
下一篇:没有了